最近在各个平台上都能看到一些强行装抑郁的一些文案与评论。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温柔吗?拿命换的。”
“希望你永远都看不懂这层的意思。”
“不 会 再 付 出 真 心 了。”
“我有一个只能看资料不能添加的好友,你有吗?”

这些的原出处都是出自某个音乐软件的评论区里,后来不断的出现在了其它软件,用来讽刺那些喜欢假装抑郁的人。
一开始见到这些评论的时候,我还可以感同身受,让我觉得写评论的人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但是当我每听几首歌的评论区就会出现那么几句一模一样的评论的时候,我真的有时候尴尬的能用脚趾头抠出一座城堡来。

我在思考着,这到底是真的有这样的经历,还是仅仅只是粘贴?明明生活中不是这样的人,甚至根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却要在音乐的评论区强行装抑郁,可以说这很迷惑了。
一到凌晨就开始假装文人在评论区里粘贴发一些奇奇怪怪的伤感句子,然后一大批人在评论底下跟风。随随便便一首歌的评论区都会有类似的伤感句子的出现,民谣成为了丧句子的重灾区,似乎每一条评论背后都是一个在深夜痛哭流涕的人。

甚至有些人粘贴的评论都能够评论错,打错字或者引用错误,令人无话可说。我不禁想问,这到底是真的有这么丧,还是一种跟风呢?来自网友无情的调侃。
我觉得评论没有错,分享自己的感受也没有错,但是不能再消费抑郁了,这种强行治愈的氛围并不好,会让真正的抑郁症患者缺少关注,也会有许多人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从而走向低落。
抑郁症是什么?百度百科上的介绍是指心境低落,情绪消沉,思维迟缓,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所谓的装“丧”,我觉得只不过是在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给自己一个懒惰的理由。
某首诗可以很好的讽刺这种现象:“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最后我想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出自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也有网友指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原句“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出自一个叫寺内寿太郎的诗人。
他年轻时失去双亲,命运多舛,写了名为《遗书》的一组诗。
诗的其中一句,就是生而为人,对不起。

文末我想说: 生而为人,不仅是抱歉。
生而为人,还请努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上一篇: 网易云音乐热评文案馆(网易云热评温柔文案)
- 下一篇: 毕业文案搞笑有趣(40句神反转的有趣搞笑文案)